架太陽能板「賣電賺錢」,聽起來簡單為何很難普及?過來人的經驗談:需要的不只是錢
在不斷的摸索與嚐試後,幾位推動者用時間與金錢學到寶貴的課程。聽聽他們的「台灣經驗」,為什麼公民電廠需要的不只是錢。
1.申請程序複雜冗長
再生能源設置申請程序冗長,這問題業界已多次反應,政府也著手改進。不過,綠能募資平台陽光伏特家的共同創辦人陳惠表示,實務上至少需要4-6月。這期間的不確定性會讓民眾懷疑、擔憂、甚至卻步。
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綠能社區小組召集人陳秉亨則建議,由專家與大學合作成立專業輔導團隊,主動評估具有發展再生能源條件、有意願的社區,由專人協助社區申請作業。建立一套標準的SOP申請程序,讓經驗得以延續。
2.人才與經驗欠缺
陳惠萍表示,社區大都沒有再生能源的營運與維護技術,這方面可以跟業者簽約,由業者提供服務。不過,社區差異性大,陳秉亨就指出,有些社區意見很多,無法全然倚賴顧問公司。一個能與社區良好溝通、獲得社區信賴的關鍵人物非常重要。
綠色和平基金會再生能源專案主任蔡絲婷指出另一個現象。地方能源治理的角色才剛興起,地方政府推動綠能與節能時常面臨人力、經驗、與資源不足的窘境,這還需要一段摸索期。
3. 融資貸款遇障礙
開發商向畜禽舍承租屋頂的太陽能開發方式,主要是以公司擔保向銀行融資,但社區電廠卻不容易做到這點。
陳惠萍指出,以里長發起社區電廠為例,不太可能由里長出面擔保。另一個方式是先成立法人組織,但這會讓流程更久更複雜。她建議比照中小企業信保基金,由政府成立公民電廠信保基金協助擔保。
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也承認,融資確實是關卡。設備投資需要資金,雖然10年可回本,但這樣金流太慢。如何讓資金循環是一項課題。公民電廠發展才剛起步,銀行有所疑慮態度也偏保守,這需要時間的累積與證明。
4.參與誘因不足
林子倫指出,國外綠能發展部分是出於經濟考量。有人是因為電價太高才決定裝設綠能,台灣電價低,誘因也低。
5. 綠能初體驗 社區難共識
陳秉亨認為,台灣能源意識較低,需要更長的溝通時間。協助達魯瑪克部落成立綠能電力公司的陳秉亨舉例,部落花了3年時間在學習與建立共識上,加上培訓與設備,公司成立前的花費至少一百萬。
陳惠萍解釋,社區民眾大都是第一次接觸再生能源,了解政策、開會討論、尋找合作廠商、現場評估...都是必須付出的成本,卻未必都能成功。
現有脈絡下 尋找台灣模式
公民電廠起步期雖然有不少挑戰,但蔡絲婷認為,台灣也存在優勢。台灣再生能源開放的時期較晚,投入設備成本時比國外便宜很多,也有很多外國成功跟失敗的經驗可供參考。
國外經驗雖然無法直接套用在台灣,但蔡絲婷指出,在既有的脈絡下,還是能找到適合台灣民情的公民參與模式,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。
※系列報導:
【尋找台版公民電廠】公民風電何時起? 德商追索台灣第一例
【尋找台版公民電廠】公民風電何時起? 德商追索台灣第一例